首页>古诗词库>

弄珠吟

作者:慧藏   朝代:

落落明珠耀百千,森萝万像镜中悬。

光透三千越大千,四生六类一灵源。

凡圣闻珠谁不羡,瞥起心求浑不见。

对面看珠不识珠,寻珠逐物当时变。

千般万般况珠喻,珠离百非超四句。

只这珠生是不生,非为无生珠始住。

如意珠,大圆镜,亦有人中(《宗》作「中人」)唤作性。

分身百亿我珠分,无始本净如今净。

日用真珠是佛陀,何劳逐物浪波波。

隐现则(《宗》作「即」)今无二相,对面看珠识得摩(《宗》作「么」)。

(见《祖堂集》卷十四,《宗镜录》卷十一收末九句)。

这首诗是关于“如意珠”的佛教象征,旨在传达佛性本净、无生无灭的道理。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全面解释: 第一句“落落明珠耀百千,森萝万像镜中悬”,形容如意珠如同明珠般璀璨夺目,其光辉如同镜中悬月般普照世间万物。 第二句“光透三千越大千,四生六类一灵源”,意指如意珠的光芒穿透三千大千世界,照耀四生六道众生,是众生灵性的源头。 第三句“凡圣闻珠谁不羡,瞥起心求浑不见”,无论是凡人还是圣人,听到如意珠的传说都会心生向往,但一旦尝试去追求,却发现它突然消失不见。 第四句“对面看珠不识珠,寻珠逐物当时变”,人们面对如意珠却不认识它,一味地寻找明珠却反而被物质世界所迷惑。 第五句“千般万般况珠喻,珠离百非超四句”,用各种比喻来描述如意珠,强调明珠超越语言文字的描述,只有摆脱一百种错误观念和四句分别的束缚,才能真正认识它。 第六至九句“只这珠生是不生,非为无生珠始住”,强调如意珠既不是有生也不是无生,而是超越生死的束缚。只有保持现在的心,才能真正认识如意珠。 最后两句“如意珠,大圆镜”,指的是如意珠和大圆镜禅法,强调心如明镜,能如实反映世间万物,无需逐物。 总之,这首诗旨在传达佛性本净、无生无灭的道理,强调人们要保持当下心、认识自性。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