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祝英台近・昨朝晴

作者:刘辰翁   朝代:

昨朝晴,今朝雨。

渺莽遽如许。

厌听儿童,总是涨江语。

是谁力挽天河,误他仙客,并失却、乘槎来路。

断肠苦。

翦烛深夜巴山,酒醒听如故。

勃窣荷衣,堕泪少乾土。

从初错铸鸱夷,不如归去,到今此、欲归何处。

这是一首具有独特个性的抒情诗,用各种方式描述了一个客居异乡的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失望,其中既反映了时代给个人造成的压力,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下人民普遍的生活和情感状况。诗人在长江涨潮前后景色、情感变化的对照中,写尽了旅途奔波和独客倦游的感伤。 “昨朝晴,今朝雨”,第一句诗开门见山,明确表示了对自然界这一变化的厌恶。“昨朝晴,今朝雨”,用日常口语表现出潮涨潮落的循环往复。诗人一早起来就感到扫兴和懊恼,觉得这连阴不晴的日子真令人讨厌。这连阴不睛的日子仿佛人在不断的被人误解、被人冷落一样。在字面上看,“昨朝睛,今朝雨”这重复的字句正具有一种类似催眠术的作用,诗人意在让它作为思想的避雷针,将生命历程中一段雷厉风行、鲁莽浮躁的情绪消灭在萌动状态之中。 随着“渺莽骤如许”这一强烈感觉的消失,诗人的情感也随之趋向平淡、宁静。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在此以后,他从窗外的江面,听到江水涨了这么许多,直到夜晚仍不断上涨;同时他还从窗外“厌听”小儿女们的儿语中得悉:因为水涨路阻,儿童们都不敢出游了。“总是涨江语”五个字,表面看是客观的叙述,但其中却蕴藏着诗人对人生旅途上那些阴晴不定的征途的厌倦无奈。 “是谁力挽天河,误他仙客,并失却、乘槎来路?”这是全诗的灵魂所在。它表明:人生旅途中充满着各种矛盾变化,让人无可奈何;并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被社会风浪冲刷得日趋清醒的认识感到悔恨和痛苦。在这一句中,“天河”一词为诗歌增添了一种缥缈的仙气,同时也象征着天上的仙境。而“力挽天河”则意味着人们希望扭转某种趋势,改变某种局面。但是,“误他仙客,并失却、乘槎来路”,结果却是一切都失去了控制,人们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地,反而迷失了方向。这种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挫折和困扰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实性。 最后两句“断肠苦。翦烛深夜巴山,酒醒听如故。”是全诗情感的高潮。诗人酒醒后发现窗外依然如故,夜色朦胧中仍然笼罩着层层叠叠的巴山;听到的是“听如故”的江水涨声和无休止的江语。“断肠苦”三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因为经历了种种人生磨难和旅途奔波后,诗人感到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一切都没有改变。这种无奈和失落感使他感到心如刀绞。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沉感人的笔触,描绘了人生旅途中的种种挫折和困扰,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痛苦反思。同时,这首诗也以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和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见长。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独特个性和深刻内涵的抒情诗。

朝晴 今朝 朝雨 总是 是涨 涨江 江语 来路 深夜 夜巴 巴山 醒听 听如 少乾 乾土 从初 如归 到今 欲归 归何 何处

朝晴 朝雨 如许 江语 天河 荷衣 从初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