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寄孟郊

作者:戴叔伦   朝代:

乱余城郭怕经过,到处闲门长薜萝。

用世空悲闻道浅,入山偏喜识僧多。

醉归花径云生履,樵罢松岩雪满蓑。

石上幽期春又暮,何时载酒听高歌。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对闲适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归隐生活的满足。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全面解释: 第一句“乱余城郭怕经过”,描绘了诗人对战乱后残破城郭的厌恶和害怕经过的心情。这里可能是对曾经战乱频繁的时代的一种隐喻,也可能是对当时某些现实状况的反映。 “到处闲门长薜萝”,这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对门前长满薜荔女萝的闲适门院的喜爱。这里的“到处”二字,似乎象征着诗人的心灵归宿——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有一处可以安心的地方始终是他的理想。 “用世空悲闻道浅”,这里的“用世”暗指想要为国家有所作为,但却不被理解或无法施展才华的痛苦。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时候,诗人也仍然愿意听取并理解别人的观点,显示出他是一个谦逊和宽容的人。“闻道浅”则暗示了他对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的清醒认识。 “入山偏喜识僧多”,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山林中僧人的喜爱。这里可能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向往,也可能暗示他对僧人群体中的智慧和人生观的认同。 “醉归花径云生履,樵罢松岩雪满蓑”,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饮酒归来,花径上云雾缭绕,樵采完毕,松林中雪花纷飞的景象。这里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喜爱。 “石上幽期春又暮,何时载酒听高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石上相约,期待着有人能带来酒食,一起听高歌的幽雅生活。这不仅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知己好友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山林、寻求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寻求智慧的僧人的喜爱,以及对友人的期待。这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余城 经过 到处 处闲 闲门 门长 世空 入山 喜识 醉归 径云 云生 生履 松岩 岩雪 雪满 幽期 何时 时载

云生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