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秋日于天中寺寻復礼上人

作者:武三思   朝代: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

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

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

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

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

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庄严的佛教寺庙,包括三时殿和七宝宫等建筑。它赞美了僧侣们修行和传教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他们对佛法的深深信仰和对解脱尘世的渴望。 具体来说,诗中的每一句都表达了不同的含义: 1. “妙域三时殿”:描述了寺庙的美丽环境和三时殿的庄严。三时是指一天中的三个时间段,即早晨、中午和晚上。 2. “香岩七宝宫”:描述了寺庙中的七宝宫,以香岩命名,可能暗示着宫殿的香气。 3. “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这里用金绳和玉柄来比喻佛法中的规范和指导,而“谈空”则是指谈论佛教的空理。 4. “喻筏知何极”:喻筏指的是渡过河流的工具,这里用来比喻佛法的无穷无尽。 5. “传灯竟不穷”:传灯是佛教中的一个象征,指传递佛法之光,永不熄灭。 6. “弥天高义远”:形容佛法的智慧高远,如同天空一样。 7. “初地胜因通”:表达了修行者在一开始的阶段就已经拥有了胜过其他人的因缘和智慧。 8. “理诣归一处”:理诣是指对佛理的理解和领悟,归一处则是指修行者将这种理解归结为一处,也就是对佛法的完全接受和理解。 9. “心行不二中”:心行是指内心的行为和想法,不二则是指不分离、不矛盾的意思。这里表达了修行者内心平静、没有二元对立的境界。 10. “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这里表达了佛法能够消除对“有”和“无”的迷惑,同时也能够将“真”和“俗”两种观念统一起来。 11.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这里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修行者对世俗的淡泊和对佛法的虔诚。 12. “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这两句描绘了寺庙的环境,如同网珠在阳光下闪耀,檐铎在微风中轻吟,表现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气氛。 13.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进一步描绘了寺庙的景色,寒光指清澈的光芒,素指纯净,禅枝则指修行者的心灵世界。 14. “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最后表达了修行者愿意跟随佛法的方便之力,期望能够摆脱尘世的束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寺庙的庄严环境和僧侣们的修行生活,赞美了佛法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他们对解脱尘世的渴望。

殿

时殿 香岩 宝宫 绳先 先界 界道 玉柄 谈空 何极 传灯 灯竟 弥天 义远 初地 地胜 胜因 因通 理诣 诣归 一处 无双 两缘 缘同 铎近 近吟 吟风 寒光 愿随 随方 长冀

时殿 宝宫 弥天 花若 珠遥 遥映 吟风 光素 禅枝 随方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