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古诗词库>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作者:秦观   朝代: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释: 第一句“漠漠轻寒上小楼”,诗人步入小楼,初觉轻寒悄悄。“漠漠”状出寒气轻浅、周围空旷,十分确切。既轻且浅、宜人怡然的“轻寒”伴上这初春的黎明,一下子就把住诗人那睡足的惺忪倦态。“漠漠轻寒”而加“上”小楼,为何不用“入”字?因为轻寒之境本是人们静卧歇息之所,住人之处所必备之素有常例可循,且是符合实际中的一般情理,因此似应在下用“入”字为稳妥。此字在此处却是示出其极稀少,且于一“上”字就作十分出奇的神来之笔,表现它缓缓入来、轻轻飘入的绝佳景致。于是,“晓阴无赖似穷秋”,便有了它的缘起和应有的定位。诗人的感受和情景两相融汇,才给诗人以突然的触机了无边愁思。此句写景的独到之处是又移情于景。 前两句看似不写,其实恰恰寓情意于景,已流露出一缕无可排遣的愁情。“淡烟流水画屏幽”,诗人的思绪从下飞到窗外。抬头看看,天上月色如洗;环顾四周,地上草色青青;俯视脚下,溪流涓涓,恰似一幅水墨画屏。 第三句是全诗的诗眼。“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紧承上句写春景。词人化实为虚,将本来不是梦的飞花化为飘忽的梦境,不仅是从形似上将“飞花”与“梦”联系起来,而且以飞花的轻柔、自在、悠闲,反衬自己轻柔而怅惘之情,实际上更进一层地抒发了词人扑朔迷离、难以言状的百感交集之情。“无边丝雨细如愁”,此句则是以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细丝般的春雨从早到晚不停地倾泻下来,它密、柔、细、绵的特点又引起诗人浮想联翩:这样的细雨会不会也像自己的愁苦一样永无止境? 最后一句“宝帘闲挂小银钩”回应了上片的“小楼”,把镜头定格在床前的窗帘上。这里的“宝帘”即珠帘,用缀有珠宝图案的帘子或珠帘来装饰屋子,显示出屋子的富贵华美。“小银钩”代指小巧精致的银钩。这句诗描绘了词人默默无语、若有所思的神态和依栏远眺的姿态。这种默默无语的状态是与“漠漠轻寒”的心境相对应的。“闲挂”本为抽象无形的情状描绘出了一种微妙的心态和闲愁已极的状态,因为一缕情丝挂在心头是无形的存在。结尾四字颇可玩味,“小银钩”不仅刻画景物如画(词人其实并不曾看见小银钩,只是心中萦绕着一种情感),同时又在收束处暗含“清泪锁瞳人”(眼中有泪的人凝视着眼前的东西),勾画出闺中女子愁怨满怀而又无可诉说的孤寂情怀。全词如一幅用水墨画来表现时隐时现、扑朔迷离的春愁秋思的水墨画。画中的物象以“淡烟流水”“飞花”“丝雨”“宝帘”等最具意境的元素来渲染氛围和表达词人的情绪,颇具婉约特色。然而从词中却很难看出这些物象究竟属于何种意义之象征意象或母题意象,这是李清照词风的显著特点之一。这首词借伤春来表达一种暮春时节孤独惆怅的心绪。那空中淡淡烟云、小楼里昏沉天色、屏风上幽静画景、窗外飞舞的落花和细如发丝的雨滴,营造出一种朦胧阴暗的氛围,反映出词人伤春情绪的分量与深度。此外全词以虚写实、寓实于虚的艺术手法也颇值得称道。

漠漠 漠轻 轻寒 小楼 屏幽 自在 在飞 轻似 似梦 无边

水画 画屏 飞花 花轻 丝雨 雨细 细如 小银

诗词取名器
姓名测试
热门工具推荐
本周女孩取名热门字
本周男孩取名热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