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君布衣时,与妾同辛苦。
一拜五官郎,便索邯郸女。
妾欲辞君去,君心便相许。
妾读蘼芜书,悲歌泪如雨。
忆昔嫁君时,曾无一夜乐。
不是妾无堪,君家妇难作。
起来强歌舞,纵好君嫌恶。
下堂辞君去,去后悔遮莫。
(《才调集》六)。
(《文苑英华》一九三载李白此诗,注云:「集无此诗。
」郭茂倩《乐府诗集》以为殷谋诗。
)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
陌头能驻马,花处復添香。
(《乐府诗集》卷二八署陈殷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九据以收入。
)。
(《文苑英华》二六二注云:「此诗总目及《李集》皆不载,惟《英华》诸本有之。
」)等闲经夏復经寒,梦裏惊嗟岂暂安。
南家风光当世少,西陵江浪过江难。
周旋小字桃灯读,重迭遥山隔雾看。
真是为君飡不得,书来莫说更加飡。
(《文苑英华》)(严羽《沧浪诗话·考证》谓本诗「乃晚唐之下者」。
詹锳《李诗辨僞》云:「按《文苑英华》编次体例,各类之中,一以时代先后为序。
此诗置于张祜、李洞、方干与李羣玉、陈陶之间,与太白时代相去悬远,定是晚唐之作。
」吴企明云:「先辈为应试举子对已及第者的称呼,或是进士出身的人互相推敬的称呼,李白从未应试,不应用此称呼,集中亦无此称。
」又推测翁参枢或为《登科记考》卷二二所载咸通元年盈第的翁彦枢,「参」、「彦」形近易讹,时代亦与李洞、方干相近。
)。
从戎向边北,远行辞密亲。
借问阴山侯,还知塞上人。
(以上《万首唐人绝句》。
又《乐府诗集》作无名氏)(按影宋本《乐府诗集》卷五一收《阳春曲》,卷七八收《摩多楼子》,皆不署作者名,但紧接李白诗后,于例并非李白诗。
汲古阁刊本目录于《阳春曲》下署「无名氏」,可证。
今人校点本于《摩多楼子》下据王琦《李太白集》补「李白」二字,尤误,王琦已云《乐府诗集》作无名氏。
)。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
霭峯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舆地纪胜》二十《徽州》有此诗,注称在黟县南十八里,相传太白游新安,尝钓于此,作诗云云。
《九域志》、《锦绣万花谷》、《一统志》皆引「霭峯尖似笔」之句,以为太白诗。
康熙《徽州府志》二《山川》引此诗,「石岭墨」作「石墨岭」,「笔」作「削」。
〖王琦《李太白诗集注》卷三十疑此诗或为南唐另翰林学士李白作。
〗)。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市向晡前散,山经夜后寒。
(《舆地纪胜》二十《徯州》载此诗六句,注云见《龙城志》。
《锦绣节花谷》亦载此诗,以为太白作。
王琦按:「此诗乃南唐许坚诗,其后小有二韵。
」今按:已从《舆地纪胜》补其一韵。
又按:《全唐诗》七五七及八六一两见许坚,皆未收此诗。
〖本书卷十五又笖此诗于许坚名下,凡八句。
今仍两存之。
〗)。
夜宿乌牙寺,举手扪星辰。
不取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舆地纪胜》四七《蕲州》引王得臣《尘史》云:「蕲之黄梅有乌牙山,僧舍小诗,曰李太白也,李集中无之。
」又《侯鲭录》、《西清诗话》、《苕溪渔隐丛话》、《竹坡诗话》等又作《题峯顶寺》。
〖诗见《尘史》卷中。
王琦《李太白诗集注》卷三十收录有关此诗之资料甚众,其中引《侯鲭录》,或云此为王元之〖即王禹偁〗少登楼诗,《竹坡诗话》则云为杨大年〖杨亿〗幼年时作,《西清诗话》则以为非极亿作。
王琦亦未能定之。
诸书引文差异甚大,不具录。
〗)。